2025年4月13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在科创大厦K1838成功举办了第六期“光熙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湖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廖鑫教授,暨南大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夏志华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张新峰副教授进行专题报告,计算学部师生50余人参加论坛。此次论坛由哈工大计算学部主办,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承办,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于海宁教授组织,朱国普教授主持。
开场致辞中,计算学部副主任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张宏莉教授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哈工大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发展历程,并从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网络空间安全的要求出发讲述了哈工大人的责任与使命,对各位专家学者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交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廖鑫教授的报告题为《可视媒体内容取证》。在此次报告中,廖鑫教授围绕开放网络环境和人工智能生成大模型下数字图像、视频等可视媒体的原始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所面临的挑战展开,基于事前主动取证和事后被动取证两方面讲解了目前深度伪造图像及视频检测的前沿技术和最新进展,介绍了团队在可视媒体取证的技术研究、项目落地方面的成果,并针对目前极具挑战性的开放场景下生成视频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夏志华教授的报告题为《图像生成模型水印》。在此次报告中,夏志华教授首先对人工智能模型水印的重要性、分类、性能要求、主流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图像生成模型水印的前沿技术,并讲述了团队内图像生成模型水印的最新工作,包括抗微调攻击、支持高效分发的模型水印方法,并对嵌入水印容量的限制因素、解码器参数化等技术细节进行了本质性的讲解。

张新峰副教授的报告题为《视频隐式神经表示编码》。在此次报告中,张新峰副教授首先讲述了视频数据量的激增背景下视频压缩技术的重要性和技术性能提升的挑战,以及深度学习场景下对视频压缩技术的新要求,在对传统离散视频编码的技术路线讲解后引入了视频隐式神经表示,讲述了这一新建模场景下的视频压缩的研究进展,给出了基于隐式神经表示的视频压缩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视频信号分解、引入先验信息建模等。

“光熙论坛”作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探讨。论坛通过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以及中青年学者,组织前沿专题报告会、专题思辨讨论会等活动,旨在推动学科的战略布局和技术突破,促进师生与国内外优秀学者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