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规格功夫,新百年世界一流。6月7日上午9:00,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通过“云端”联动的方式隆重举行。计算机89级校友云晓春作为哈工大30余万校友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云晓春,1989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9年被评为哈工大副教授,2002年被评为哈工大教授。现任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在发言中,云晓春校友深情回顾了在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思想启蒙、学习成长、教书育人的难忘经历和美好回忆,表达了对母校关心和培育的由衷感谢。云晓春校友的发言饱含真情、富有见地,深刻阐述了哈工大计算机人“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己任”的人生追求,生动诠释了以陈光熙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八百壮士”引领哈工大计算机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精神灯塔”,再次印证了哈工大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机领域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的“哈工大现象”。云晓春校友作为代表在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言,彰显了学校对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肯定,体现了学校对计算机广大校友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这是计算学部全体师生、校友的骄傲和荣耀!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校友是计算学部最宝贵的财富,计算学部也将成为校友最坚实的沃土。希望以云晓春同志为代表的广大校友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欢迎大家继续为计算学部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站在计算学部成立的新起点,希望全体哈工大计算机师生、校友重整行装再出发,牢记嘱托再赶考,在新的百年里再铸新的辉煌!
以下为云晓春校友发言全文。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
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云晓春
2020年6月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海内外校友们:
大家好,我是89321班的云晓春,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同海内外校友一起,祝贺母校百年华诞,感恩母校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
我是1989年进入到计算机系学习,直至1998年底我博士毕业,我大学生活的所有时光都是在哈工大度过的,毕业后我又在这里任教了8年,老师们对我的精心培养,母校对我的大力栽培,使我感怀至今,没齿难忘。借此机会,我向母校汇报三点感想。
哈工大让我懂得,只有坚持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己任,才能人生无悔。“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母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科研攻关,这给了我一生奋斗的支点。我在母校学习工作期间,我的老师们不断教导我要有“家国情怀”,要“为国效力”,这些教诲我始终牢记于心,也是我毕业至今的20年时间里,能够只做一件事,一直坚持在国家网络安全领域攻坚克难的动力所在。
哈工大让我懂得,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干成“事”。“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回顾自己的求学经历,我特别受益于老一辈哈工大“八百壮士”的嘉言懿行、言传身教。2002年我31岁被学校破格晋升为教授,事后,我的老师跟我讲,如果论资排辈,我是评不上的,但学校认为我达到了教授的水平,如果把我晋升为教授,我就能早一天在更高的平台上跟国内同行交流学习,更有利于我尽快成长起来。这件事让我对母校终身感激。老一代哈工大人的这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甘为人梯、提携后辈的精神,正是学校虽地处边疆、仍能走在前列的致胜法宝和关键力量,同时也是始终引领我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精神灯塔”。
哈工大让我懂得,只有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计算机界有一个很有名的提法“哈工大现象”,是说哈工大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计算机科学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基础和功底扎实,又具有务实精神、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受到普遍欢迎,现如今已成为我们国家计算机领域的中坚力量。之所以会出现“哈工大现象”,我想深植于我们每个哈工大人内心深处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是根源所在。这一精神不仅是我们一生守正的“防火墙”,更是坚定创新自信的“源代码”,是学校赋予我们的“初值”,也是引领我们不懈努力的“密码”。新时代的哈工大、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这种精神。
最后,愿母校以百年之积淀、精神之传承、青春之蓬勃续写新百年传奇,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